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钓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提升“中国钓具之都”品牌竞争力的首个规范性文件,该《意见》的出台对加快推进钓具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标准,打造自主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打造全市钓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就《意见》的有关情况进行发布,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出台背景
钓具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经过30多年的历练发展,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钓具产品生产基地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联合授予我市“中国钓具之都”称号,这是我市获得的第一个制造业城市品牌。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特别是广东、浙江、河北、湖南、福建等省份的钓具制造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受制于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提高,我市钓具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已势在必行。
主要内容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以提高钓具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结构布局,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高质量标准,打造自主品牌,切实提升“中国钓具之都”品牌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集群发展。
今年的三大重点
即打造三大基地——
1中高档钓具设计制造基地
主要以坚持创新引领、优化结构布局、强化品牌培育、促进绿色发展四个方面为着力点。主要是支持钓具企业建设钓具产品创新设计中心,鼓励钓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参与制订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支持规划开发或利用闲置厂房,建设钓具产业园区,吸引钓具企业向园区集中,支持钓具企业建设钓具素材中心,实现素材规模化定制、专业化生产,从源头提升钓具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加快由“贴牌加工”向“自主品牌生产”转变;以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对钓具企业进行治理整顿,推进环保新材料替代和应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实现钓具低碳环保生产等。
2钓具产品集散基地
主要以建设核心集散区、发展“互联网+钓具”、推动企业“走出去”三个方面为着力点。主要是以环翠区张村镇、临港区钓具之都博览城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的集钓具生产研发、展览展销、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基地和集散中心;支持钓具企业建设B2B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钓具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企业参与对外经贸合作等。
3休闲旅游垂钓基地
主要以促进产业融合、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展会三个方面为着力点。主要是加快促进钓具产业与体育、文化、旅游、休闲渔业等高度融合,发展与钓具产业相关的观光、购物、体验、健身、竞技、休闲等新业态;加大“威海钓具”宣传力度,促进“中国钓具之都”区域品牌与“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城市品牌有机融合;积极扶持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威海渔具及配件展销会等展会活动,打造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度经济工作重要之中,钓具产业是我市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意见》的出台和实施对促进我市钓具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必将推动我市钓具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迈入新征程,为振兴提升我市实体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多点了解
当前全市钓具产业规模状况:
我市钓具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经过30多年发展,已形成以碳纤维和玻璃钢材料、鱼竿成品、钓具配件、钓具制造设备、贸易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为支撑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截止201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钓具企业发展到31家,主营业务收入87.3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钓具企业发展到10家。
《意见》出台后,我市钓具企业可以获得这些政策扶持:
自今年起,市级财政连续3 年安排钓具产业提升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创新设计中心及素材中心建设、环保治理、品牌提升、产业宣传、人才培训及协会组织等。具体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市中小企业局、财政局研究制定。同时,市小微企业创业服务补贴券也将重点面向小微钓具企业发放。主要用于支持成立3年以内的钓具小微工业企业购买财税代理、法律顾问、电子商务等社会化服务项目进行补贴。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 联系电话:0631-5894088 邮箱:whkjfwy@126.com
Copyright © 威海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3517号 鲁公网安备37100302000297号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
联系电话:0631-5894088
邮箱:whkjfwy@126.com
Copyright © 威海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3517号 鲁公网安备37100302000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