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具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钓具用品生产集聚基地,特别是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联合授予我市“中国钓具之都”称号以来,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从最初的以工业生产为主逐步延伸到体育、文化、旅游等多个休闲经济领域。虽然我市钓具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粗放式生产比较普遍,创新能力不足和品牌建设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日前,在市中小企业局举办的全市钓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碧海钓具公司总经理、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钓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祥法对威海钓具产业发展做出了深刻分析,并为威海钓具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指引。
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由碧海钓具公司主办的碧海天津钓具展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钓展专业展会。总经理王祥法对国内钓具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有着业内的权威看法。王祥法回顾了威海钓具发展史,最初威海的钓具企业多以贴牌为主,极少有企业有自己的自主品牌,1987年到2012年,是威海钓具产业发展最快的时候,同时也是一个很艰难的时期。“当年威海生产钓竿的时候真的不容易,想和日本人合作,日本人不理睬,和韩国人谈个合作也很费劲,但是到了2012年大家回头再看,中国钓具的发展不亚于韩国,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已经在中国钓具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王祥法回忆起2013年碧海把钓具产业博览会搬到天津梅江时参展企业众多的情景不禁感慨道。据今年碧海展会春展统计,威海参加展会的企业达300余家,在威海已经形成一大批在国内市场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更涌现出光威、浪宝等20多家知名企业,并且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几乎已经涵盖了钓鱼产品的全部门类。
王祥法话题一转,指出威海钓具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企业特别保守,2000年左右,威海的钓具企业在国内还不知名,他想在国内市场推销钓具产品,去我市一家很大的钓具企业参观。“工作人员带我看了一下样品间,琳琅满目,很多东西真不认识,很长见识,产品确实是很超前的,然而他们并无走内销这条路子的想法”,王祥法深感遗憾地说道。他认为如果威海的钓具企业可以早一点走进国内的市场,抢占发展节点,那可能威海今天的钓具产业发展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王祥法认为想要在庞大的钓具市场独树一帜,那就必须找对路子、走出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光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光威目前在国内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认知度较高,企业狠抓内销、外销、生产、流通、研发、品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建设,而且一干就是30年,所以成为目前国内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个领导品牌。王祥法对光威引进上洲屋的发展路子也很认可,他们把国外优秀的产品引进来,让国人大开眼界,开启了渔具店同时售卖配件的的新思路。如今由小变大,连锁店开到近20家,就是它这个路子走得非常好的有力印证。还有威海的鼎元宏,他们是把国外优秀的钓具引到国内,是一批立足威海、放眼全球的人,他们的贡献,在中国钓具史上应写上一笔。
提高市场敏感度是当务之急
提及钓具产业的模仿现象,王祥法打开了话匣子,他讲到了圈内一个笑谈:想知道今年什么钓具产品最火,那就到河北廊坊。河北的钓具产业以模仿著称,他们模仿的产品一定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根据王祥法的分析可以发现,河北的这种钓具产业发展模式有利有弊,仍有值得威海企业借鉴的部分。
早前,碧海曾统计参加碧海钓具展的河北企业达2000多家,但其中注册的公司只有100家,河北的钓具生产的加工方式以个体加工业为主,从业者素质不高,技术基本上是原生态,他们的发展得益于一个开放的市场,河北钓具企业的市场敏感度很高,可能一些工厂还没搞清楚自己推出的5款产品中哪个最畅销,河北人就已经摸清了,他们会在展会上详细考察,看出哪款产品最畅销,回头就仿制生产,抢占市场制高点,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威海企业学习的。
河北钓具企业市场敏感度高、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且他们的低成本是正规工厂无法相比的。工厂开门如果没有订单就要赔本,而河北人则没有这些负担,劳动用工、场地费、研发费等费用河北企业都不需要,他们可以自行生产。并且他们生产的专一性,也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以钓竿为例,河北人一家只做一两个品种,总共的模具套数还没有威海的种类多,所以他们能够做得很快。
王祥法对我市近期出台引导钓具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非常适应中国钓具产业现状的重要举措。他同时建议威海钓具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升级中,一定找对路子,跟紧步子,狠抓市场,继续引领中国和世界钓具潮流。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 联系电话:0631-5894088 邮箱:whkjfwy@126.com
Copyright © 威海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3517号 鲁公网安备37100302000297号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
联系电话:0631-5894088
邮箱:whkjfwy@126.com
Copyright © 威海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3517号 鲁公网安备37100302000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