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来到临港区创业创新基地,与临港区经济主管部门及部分钓具企业面对面,解读产业发展政策,倾听企业发展需求,把脉钓具产业发展走势,为企业家们建言献策。当日的座谈会上,来自临港区20多家中小钓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畅谈目前钓具产业发展特点、企业面临的困境、转型发展的建议。
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
据统计,威海拥有2000多家渔具生产、经营型企业,全市钓具用品年出口总值达4亿多美元,其中,主导产品钓鱼竿出口总值达3亿多美元,出口量居全国首位。2016年,临港区的钓具企业如海明威、佳赛体育、特尔顿等纷纷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他们仍然对行业发展前景十分担忧。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湖南、湖北、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的钓具制造企业发展迅猛,产品市场占有量逐年扩大,而威海本土钓具企业受制于原材料、人工等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国际订单量的减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钓具行业门槛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这对品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当日的座谈会上,来自临港区专门生产高档渔具的名伦碳素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引起众多企业家的共鸣。
据他介绍,他们的企业之前做贴牌生产,产品全部出口到发达国家,近年来,他们逐渐拥有自己的品牌,且不断推出新产品。然而新产品一推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会有河北等其他省份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劣质材料进行仿造,这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比如一根钓竿,他们的售价在3000-4000元左右,而市场上的仿造钓竿仅有100-200元,好一点的也不过500-600元。
名伦碳素面临的问题并非偶然,当前,威海钓具企业存在自有品牌意识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创新性缺乏和产业延伸度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威海钓具产业以国外OEM贴牌生产居多,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不够,在产品的性能、外观、配置甚至营销模式上相互模仿严重,造成了最终的低价竞争,企业不注重产品科研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客户逐年大量流失,没有与休闲垂钓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等紧密结合起来等,这些都成为制约钓具行业发展的瓶颈。
提升产业优势,推动转型升级
近期,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动钓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旨在巩固提升钓具产业发展优势,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推动转型升级。座谈会上,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毕明秋进行了专题解读。
未来几年,我市将以提高钓具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结构布局,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高质量标准,打造自主品牌,到2020年,钓具产业核心集散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市规模以上钓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钓具企业发展到15家以上,国内领先的钓具产品创新设计中心2家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各增加到10个以上。
《意见》提出,钓具产品核心集散区以环翠区张村镇、临港区钓具之都博览城为重点,采取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集钓具生产研发、展览展销、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基地和集散中心。发展“互联网+钓具”,支持钓具企业建设企业对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钓具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阿里巴巴“中国质造·威海渔具”等交易平台,引导钓具企业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专项扶持,助推威海钓具走向世界
钓具产业面临的困境如何解决?随着全球化互联网经济浪潮的到来,互联网经济整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全国各地都将互联网经济大环境与自身优势有机结合,开创电商发展新模式,对于钓具产业来说亦是如此,“互联网+渔具产业”不仅是钓具产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更是钓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近年来,临港区的海明威钓具企业凭借自身的品牌价值优势,不断寻求与威海中小钓具企业的合作,通过代加工生产的方式,将众多优质的威海钓具通过互联网远销到世界各地,根据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威海与海明威合作的上下游企业共计200多家,2016年海明威钓具商城平台交易额约5000万元,2017年2月份海明威钓具商城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翻番增长。目前企业正在寻求更多更好的合作,打造钓具产业园,形成抱团发展模式,将威海钓具更多推销到世界各地。
钓具之都博览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也在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模式,力图通过电商推广威海钓具,博览城规划设定商贸城、电子商务中心、钓具孵化器、科研所、博物馆、休闲钓场等十大板块。
“我们将成立钓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钓具产业发展,希望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助推钓具产业升级。”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通过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重视科技创新和新品研发力度、积极宣传推广、加大自主品牌培育、促进产业融合等措施,进一步助推钓具行业发展,擦亮中国钓具之都品牌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 联系电话:0631-5894088 邮箱:whkjfwy@126.com
Copyright © 威海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3517号 鲁公网安备37100302000297号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
联系电话:0631-5894088
邮箱:whkjfwy@126.com
Copyright © 威海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3517号 鲁公网安备37100302000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