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   您当前位置为:首页 >> 科技服务 >> 科技金融 >> 新闻 
 
聚焦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科技创新问题丨全力锻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
发布时间:2022-02-16

来威8个多月,遍访60余家院所、企业后,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刘雪萍这样评价威海:“千里海岸线,奔涌着澎湃的创新浪潮。”

这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全市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科技创新重点问题取得的事实成效。一年来,我市向顶层设计要支撑力,向“三链”协同要竞争力,向科技创新要源动力,“1+4+N”创新平台体系做实“1”强化龙头引领,做强“4”夯实产业支撑,做活“N”激发创新活力。

2021年,是创新捷报频传的一年: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68.21%,居全省首位;“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第三期完成“续签”;5家威海企业站上了国家科技奖领奖台……最近,我市又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动能加速迸发。

d54c689870784082817887c854a8ecd5.png

智慧谷汇“智”崛起。本报记者 朱春晓 摄

高点布局、高位对接,向顶层设计要支撑力

寒假前,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首批研究生走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上了课外实践第一课。问起选址缘由,导师说在这里可以读懂“威海的创新”。

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市“1+4+N”创新平台体系中的核心,平台体系成员发展到24家,延伸设立118家创新机构,覆盖所有区市、七大产业集群及10条优势产业链,我市创新资源的聚合效应逐渐显现。

高端创新资源的多少,决定着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2021年以来,我市瞄准缺乏中科院系统等“国家队”院所平台智力支持这一短板,从更高层面为威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把关定向,高效接轨高端科创资源,向顶层设计要支撑力。

时间轴拉回到2021年4月29日,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正式揭牌,宣布在威海落地生根。至今,研究院里的一桌一椅都带有北大印记,上百名教授、专家和学生来威海调研企业,进行产业对接,北京大学与威海联合主办的高端国际性会议“威海论坛”也正在紧张设计筹备中。

刘雪萍介绍,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将围绕海洋战略研究与学术交流、涉海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为威海注入“北大力量”。

2021年10月,第十六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以北京、威海双会场形式举办,一批知名专家为我市精致城市建设和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不仅敲开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大门”,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威海也亮点频出。

我市相继举办第十八届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第二届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第四届中韩创新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11月9日,我市举办第十八届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来自6个国家10余项优质项目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推介推广,现场达成合作意向3项。2021年11月10日,第二届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在我市举行,10个中日创新大赛项目获得特等奖,签订10个科技合作协议,成立了中日(山东)科技创新合作联盟,推动我市与日本科技交流合作走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第四届中韩创新大赛吸引655家企业(团队)报名参赛,评选获奖项目12个,达成40余项合作意向,越来越多的中韩创新资源正在向我市集聚。

我市创新资源布局的脚步不停: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创新城市百强,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省实验室顺利通过专家论证……我市将继续在国家和全省科技创新大格局中作出“威海贡献”。

创新机制、重点攻关,向“三链”协同要竞争力

//

产业大会遇到人才大会,会产生何种“化学反应”?去年7月举办的中国(威海)新材料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暨2021威海英创会上,我市在全省率先试行“揭榜挂帅”制,首批18项技术攻关项目发布,“悬赏额”高达6660万元。

除了“揭榜挂帅”制,会上还有三个故事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碳纤维材料、膜材料和医用新材料在威海生根发展,既是我市特色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故事,更是“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故事。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核心就是要重点解决产业“卡脖子”风险依赖。在“1+4+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张海波一语道破平台体系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要看能否形成更多创新成果、服务更多项目企业、产生更多社会价值。

2021年,我市将突破“卡脖子”技术作为重中之重,成立8个调研小组,结合“四送四听”先后赴企业调研30多次,走访企业200多家,摸排出130多项问题,梳理凝炼出100项“卡脖子”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关。

首个“揭榜挂帅”项目技术研发成果落地。14家研发生产单位靶向精准发力,成功解决海洋冷链食品加工行业等7个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至今,全市已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20余项,累计获得成果391项,形成新产品147个,实现经济效益5.67亿元,同比增长62%。

除创新体制机制,针对个性需求问题,我市去年还凝炼技术需求634项,引进高校院所专家与企业开展“火花”对接活动205场,服务企业458家,解决问题120多个。

2021年10月底,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这意味着我市又一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成功突破的背后,有一个专门攻克“卡脖子”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共同体“加持”。集聚“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创新要素,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已累计攻关“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55项。

坐落于哈工大(威海)校园里的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是市政府与省科技厅、哈工大(威海)联合共建的专业研发平台,成立以来,山船院已为港珠澳大桥、中海油海上钻井平台、“远望7号”远洋科考船等“国之重器”作出了“威海贡献”。

2021年11月20日,“满载”16家内设研发平台、40余项国内外“拳头技术”的山船院,把“激光技术、先进分离及合成技术、先进焊接装备及焊材、高分子材料”等技术成果“摆上台面”,和园区、企业等一同探讨成果转化路径。

“靶向施策,把着力点放在发挥‘1+4+N’创新平台体系作用、精准服务企业等创新主体两方面,推动平台与企业常态化对接,打造覆盖‘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生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我市将继续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全面推开“揭榜挂帅”“委托制”“包干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起到更大作用。

全链条、全周期梯次培育,向科技创新要源动力

//

去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我市5家骨干企业参与研发的5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省第三。

捧回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起英将“军功章”给了威海一半。她说:“没有政府的好政策、好服务、好氛围,这项技术不可能在威海产生。”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处于什么角色?我市将科技作为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把企业作为产业现代化的主体,已经形成了一批链主型、平台型企业和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

为破解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不足问题,我市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的创新生态体系。

——针对全市科技型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实际,我市实施了初创企业“育鹰”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新兴产业“金种子”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登高”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8.21%,居全省第1名。

——针对科技服务业散小弱乱的实际,实施“红舵引航”工程,已覆盖94家科技服务机构、2000多名从业人员,实现科技服务业规模达到18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8亿元,同比增长17%。

——针对政策落地慢的实际,通过上下联动挂钩的办法,着力推动政策快速通达。上半年全市共兑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财政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普惠性政策资金50多亿元。

为给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我市还打造了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线上办理。去年累计发放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00笔,发放金额9亿多元,惠及企业143家。

不久前,威海新佳电子有限公司贷款到账时,企业负责人发来感谢信息:“谢谢你们,这1000万元的‘成果贷’为我们解决了融资难题。”

“‘成果贷’是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帮助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缓解融资困难的信贷资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只要是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可以申请‘成果贷’。”

去年,来自企业的创新好消息不断: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18家威海企业上榜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870家……眼下,我市正在推动骨干企业牵头构建多方参与、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真正唱主角、挑大梁。

■记者手记

2021,难忘这些“创新身影”

位于经开区智慧谷的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已经落户半年多时间。在其阅览室书架两侧,分别摆放着北京大学及其海洋领域研究成果、威海市及其海洋经济的相关书籍。这些书是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周力平一一挑选寄来,并排序摆好的。一个细节,足以映照北大对威海的重视。

不只周力平院长,2021年有太多的“创新身影”奋斗在威海科技创新的第一线。他们中,既有“1+4+N”创新平台体系里的科研工作者,又有企业研发人员,更有我市科技部门工作人员。正因为有了他们,我市去年共解决“卡脖子”技术攻关20余项,205场产学研对接活动擦出“创新火花”,5项威海企业参与的科技成果捧回国家科技奖……由此,千里海岸线才崛起了一条创新链,一条创新链上共圆一个创业梦。

正如刚刚获得“中国青年创业奖”的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武松所说:“10年来,从一条树枝状聚合物生产线到山东省隐形冠军,我的科技报国梦在威海实现了。”

■业内人说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部长王宝铭——

瞄准高端聚力创新

去年,光威复材荣获3个省级以上奖项,制定两项行业标准,两款高端碳纤维产品投入市场……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全市上下塑造的创新转型发展环境分不开。

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威海率先搭建了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100多名专业人才服务碳纤维领域技术研发。就拿火箭发动机壳体使用的碳纤维缠绕工艺来说,这项工艺对纤维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要求很高,公司的工程师没少碰壁,多亏创新中心做技术支撑才得以突破。去年10月,威海又成立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联盟,全产业链拧成了“一股绳”,产业集聚效应得到最大发挥。

常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现在“舞台”越来越大,我们更得唱好“创新戏”。眼下,瞄准最先进的超高强T1100系列和高强高模M65J系列产品,公司正加大研发投入,静待“开花结果”。

■专家点评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博——

科技创新要“计之深远”

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要“计之深远”,敢于在“卡脖子”问题上集中攻关。

这两年威海在新型研发机构与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科研项目的创新层次越来越高,面对“卡脖子”难题,市委、市政府率先试点“揭榜挂帅”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1+4+N”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壮大。

威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对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去年,仅我所在的课题组就有3名博士、2名硕士愿意留在威海从事科研工作。威海在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同时,优化产业链配套能力,培育和引入更具市场活力的风险投资机构,增强“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活力。


威海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管理入口]
电话:0631-5894088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
鲁ICP备11004718号-3 鲁公网安备37100302000297号